文/超云
2025年3月9日,浙江工商大学与浙江九段律师事务所数据法联合研究中心,在九段律所成功举办了第三期数据法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熊嘉伟主持,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童列春教授和九段律所主任郑联明律师与会。
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九段律所的胡君园首先拉开帷幕。胡君园系原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其以亲身经历分享了“杭州某巴集团与速某通俄罗斯公司之间数据产权争议与解决”的案例。杭州某巴集团与速某通俄罗斯公司之间关于争议的数据资产存在互联网技术与业务两种不同的规则视角,导致按不同的规则视角划分和交割数据资产时存在巨大的用户量差异,且用户量差异也导致了后续生产的交易订单数据资产的归属争议。某巴集团和速某通俄罗斯公司通过确认以用户订单履约所在国作为基准,辅以用户注册国、接入点距离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远近等业务、技术措施精准识别用户属性,用以确认用户数据资产的归属。在数据出口方面建设离线数据安全屋、在线数据安全网关,通过域名和数据标签等方式做好跨境出口数据与本地化存储数据的隔离。通过这一案例,与会者深刻体会到了数据确权在跨国企业合作中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也对数据法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胡君园分享案例
研讨会随后围绕“何为数字财产?企业数据确权的底层逻辑”,“企业数据合规利用及监管体系构建”以及“企业数据保护的财产化模式、路径”等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浙江工商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童列春教授及其团队的硕士、博士生们,与九段律所的高级合伙人和众多律师各抒己见,讨论氛围热烈。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如何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些数据,是当前法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童列春教授发言
研讨会的后半程,话题转向了现阶段AI技术的发展及其后续趋势。与会者们纷纷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法律服务的形态和方式,对数据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就医疗健康、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领域中AI技术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法律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展望了未来数据法学与AI技术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郑联明律师发言
九段律所主任郑联明律师表示,接下来的研讨会应加强与法律实践的结合,理论成果应为实务操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后续的研讨会频率不低于两个月一次。力争在今年年底将研讨成果以专著形式出版。